消费者信心指数是什么意思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
分为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
消费者满意指数指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生活的评价;
消费者预期指数指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生活发生变化的预期.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从北京、上海、广州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可以看出,自2015年4月开始一直到2016年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呈下降趋势,说明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下降,对预期通胀的担忧加剧,对当期经济形势和未来总体经济走向不看好或者出于模糊状态,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不足,消费满意度下跌.从2016年12月开始到2017年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反弹,并恢复至原有水平附近.(表1)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跌,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消费需求不足以"消化"供给.在影响需求的三大动力中,消费需求属于最终需求,也是最核心的需求因素.看似红火的投资需求,最终都会以增加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形式向市场呈现出来.因此,如果没有足够的消费需求最终消化这些供给,就会出现宏观经济供过于求的局面,整体经济形势随之步入萧条.可见,过分持续依靠投资增长拉动经济,很容易陷入类似于使用"精神药物"的依赖症,只有靠持续不断地扩大投资规模,才能够维持必需的经济增长速度.与此同时,本应受到重视的消费需求会被进一步弱化,甚至是边缘化.这就会直接危害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一旦高速运转的投资链条断裂,后果不堪设想.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者信心指数"遇冷"便与消费需求比密切相关.
(二)物价持续上涨,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当下,人们谈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时,必然要用到的一个词汇就是"流动性过剩".其含义就是社会资金供给严重过剩,换句话说就是"钱"太多了.然而,与表面上的"钱多"并存的却是居民越来越萎缩的消费意愿,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持续走低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对于普通的居民日常生活而言,流动性过剩的切身感受并不明显,原因在于货币供给的变化只是直接与gdp总量相关,体现为经济总量的持续膨胀.但并不意味着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数据显示,我国城镇职工工资总额与gdp的比率由1990年的15.9%下降到2005年的10.75%.工资收入在经济总量的比重下降,伴随着货币供给增长带来的通货膨胀问题,让实际收入变得更低.更为关键的是,一些居民的刚性开支,比如住房价格更是以惊人的速度飙升,同时多数居民唯一能够选择的理财途径--股票投资也在近期出现了下跌行情,这些都会直接抑制现实的消费开支增长,并且打击未来的消费欲望和信心,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自2006年起,中国每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超过400万人,而大学生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现在更是到了60%的边界,这些数字表明,大学毕业生客观上已经成为中国城镇就业的主要目标群体,"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客观事实.正因为如此,消费者对未来就业的预测及与之相关的收入预测下滑.加之目前的通胀形势,致使消费者实际收入预期减少,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下降.
(四)房价上涨让消费者望而却步.房子是中国人的"根",有了自己的房子心里才有着落,但近年来房价的不断攀升让很多消费者对房子是"望而却步",想买房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近年来,城镇住房需求越来越多,住房用地批准手续却越来越难办,再加上城市医疗卫生和教育水平高于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在城市买房,导致房价一路飙升.由于收入水平远远跟不上上涨的房价,这让很多消费者对未来的消费失去信心,消费意愿下降.
(五)个人财务状况不稳定.个人财务状况可能出现相对不稳定的状况也是中国消费者信心下降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收入预期的下降让消费者对未来个人财务收入的稳定性抱有怀疑态度.在经济不明朗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会有所降低,大多数消费者会在满足日常必须开支后,将余钱用于储蓄,以应对未来的突发情况.因此,个人财务状况也影响着消费者的信心指数.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什么意思?每一个时期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是怎么样,对于经济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知道当期消费者信心指数后,人们也需要进一步了解它背后带来的影响,对自己目前生活有哪些改变,有哪些投资机会等等.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